心理科普

心理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科普 >> 正文

人际关系之寝室关系指南

发布日期:2023-04-27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常学习生活带来的焦虑、恐惧、压力等情绪问题,很容易造成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举个例子,你也许会因为情绪不好,而冷漠对待室友或和室友吵架,但你本身的想法却并非如此。当然现实之中甚至可能会出现比这更严重的冲突,当遇到此类的情况,我们不禁会变得郁郁寡欢。除了生理上的调节,心理上的调适也极为重要。

这就涉及到了认知失调理论。然而什么是认知失调呢?认知失调就是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须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

建立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外因的力量再大也需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就个人而言,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

交往开始时,先对室友形成积极的认知,通过信念影响行为。比如你对室友的印象如果是友善的,那么据此推出我们应该与他友善相处,为了避免认知失调我们会自然且热情的同他相处,从而满足维持心理平衡的需要。

构建新的认知,从情境中为他人的行为寻找原因。尽管室友是友善的,但有时他的行为却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甚至表现出不友好,不明智的一面。为了减少失调感,不要急于否认或改变我们原来的认知,即他是友善的人,我们可以试着建立新的认知,如“他是被迫这样做的,这不是其本意”、“这是情境的使然”、“他没有办法才这样做”等,多从情感方面寻求原因,而不要一昧归因其人格,这样我们既能避免认知失调带来的不愉快感,又能继续友好地同他维持相互间的友谊。

积极主动地与室友进行互动,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态度。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主动地找室友一起聊天,一起做共同感兴趣的事,也可以一起去食堂吃饭。当我们与室友互动的多了,我们的态度,也会因为我们的行为而发生显著的变化。

资料参考: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论文(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