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典型示范 -> 正文

冬奥零距离|“2022冬奥吉师人物”专访 (二)

发布日期:2022-09-28   来源:   点击量:

冬奥零距离|“2022冬奥吉师人物”专访

张明亮:奥运之光,世界共享


从三尺讲台

到冬奥跳台

是学生眼中博学谦逊的领路人

更是默默守护冬奥赛场的技术官

这就是我校体育学院教师——张明亮

张明亮老师受邀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

担任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

国内技术官员

负责赛场的场地维护、塑形和修整跳台等工作

“生逢荣光盛世,肩负时代重任”

张明亮老师为冬奥会奉献出一份

吉师力量

也把冬奥精神带回了吉师

今天我们通过线上形式

采访到了张明亮老师

“零距离”了解冬奥

Q:您眼中的奥运精神是什么,您觉得我们此次北京冬奥会是怎样诠释它的呢?

A:奥林匹克运动为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 、更强”,而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自信、自强、自尊。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祖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决心从未改变。

此次北京冬奥会,体现的是任何国家和运动员不受任何歧视的平等精神;是裁判员认真执裁、细心研判的公平公正精神;是运动员们跌倒后不惧伤痛继续为荣誉而战的拼搏精神;是不断进取,不断突破动作难度系数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的战斗精神;是理解、包容、协作的团队精神;是志愿者们从早到晚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此次北京冬奥会我国邀请世界顶级专家团队,从奥运会前期设计,到中期建设,再到后期维护,全方位点对点为各国运动员提供最好的比赛场地;奥组委也为各国家教练员、裁判员和运动员提供了最优质的后勤保障;比赛有最优秀的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冬奥村有最优质的生活体验和最美的餐食;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全球新冠疫情仍然不稳定情况下,实行各方面全方位最完善的闭环管理政策,确保奥运会不受影响顺利完成,这是为世界所惊叹的!

Q:在冬奥会期间,我们都知道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们都在冬奥村居住,请问您的冬奥村生活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A:本次冬奥生活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祖国可以给我们最安全的保障。根据闭环管理政策,运动员和NTO都分别居住在对应的闭环酒店。在我们NTO的酒店内,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国家的疫情防控制度。每天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和上报体温及身体情况,如当天有漏测核酸情况,立即取消当日工作。此外,每天只有餐饮时可以摘掉口罩,但也是每人一桌每人一隔板,充分保护工作人员的同时,杜绝相互接触的可能性。酒店内消毒人员随时随地随人的进行消杀工作和全方位的提醒。

说起有趣的事,大概就是有很多国外运动员被我们的“饺子”“筷子”所吸引;还有,我们的冰墩墩在奥运村也着实火了一把。

Q:请问当您在赛场上看到中国运动员优秀的表现,和站在领奖台的身影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A: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无比的骄傲、无比的自豪!三个无比都无法形容。因为我是坡面障碍技巧的NTO,在我工作的赛道上亲眼见证着谷爱凌和苏翊鸣是如何突破历史的。决赛中,一个选择挑战从未有的难度,一个选择从未有过的高度,奖牌当之无愧属于他们!当他们站到领奖台上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激动的跳了起来,全场高举五星红旗沸腾了。那一刻,心情激动、澎拜,为做一名中国人而自豪!运动员的伟大铸就了传奇,而祖国铸就了伟大!奥运之光,世界共享!

Q:体育精神的内核是不断超越和挑战。您觉得在备赛期间和比赛过程中,您面对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

A:在此次备赛工作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塑形和修整跳台,公开训练和正式比赛之间只有15分钟的时间,这15分钟要完成赛道整平、清除余雪、塑形完整,并达到比赛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限制内要达到最完美的标准,虽然在赛前也经过不断培训和模拟训练,但都是不计时的,正式比赛时候有太多意外和突发情况产生,却仅有15分钟。知道难点在哪里之后,我通过赛前、赛中与世界顶级德国塑形团队学习,交流经验,总结方法,自己琢磨,掌握了其中精髓,掌握了好的方法和操作顺序,不断的练习,最后能够在12分钟之内完成修复,并将余雪变成面条雪,动作一气呵成。这12分钟,不仅挑战团队的协作能力,还考验每个人的耐力,因为塑形铲本身的自重就达到了3—4公斤,还要不停的工作。还有一次,挑战性极大,赛前下了暴雪,所有人员顶雪工作。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们连续不停的干了4个小时,最后保证了运动员顺利训练。

比赛过程中我作为分段赛道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第一个大跳台的工作,主要是判断运动员是否顺利通过跳台,摔倒后是否可以正常站起,是否可以继续,根据现场特殊情况随时叫停训练与比赛,并对接起点及赛道长。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判断运动员高空意外摔倒的程度及叫停比赛的时机。针对这个问题,赛前专门请教了有大赛经验的国内裁判,同时自己也研究了许多视频,掌握了技巧,从而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判断,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Q:参加冬奥会是份难得可贵的殊荣,也是场完善自我的探索,有哪些冬奥赛场的国际声音令您印象深刻?

A: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天公开训练时,各国运动员第一次来到比赛场地,在瞭望和试跳时,不断发出“WOW”的声音,对比赛场地的设计和赛场的宽度非常满意;还有就是德国塑形专家和国际雪联TD对我们NTO团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在工作中经常听到的词句是“good”,“good job”,给予中国NTO充分的肯定;此外,运动员赛后亲情连线最具特色,在选手完成比赛等待分数到候场区时,专门设有选手与家人现场连线专区,此举动也使各国运动员为本届冬奥会人性化关怀而竖起大拇指!

Q:不负新时代,一起向未来!从您的角度出发,我们吉师学子还能为弘扬冰雪运动,传递奥运精神做些什么呢?

A:我认为应从普及冬奥知识,要真学;讲好冬奥故事,要真懂;体验冰雪运动,要真练这三方面入手。学校可以开设冰雪课程或夏季可替代项目,营造冰雪氛围,学生在学习技能同时也可以切实体会冰雪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冰雪教学中,此外,可以通过宣传板、宣讲会、网络平台或主题活动等宣传冬奥故事,讲述冬奥运动员的故事,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冬奥精神。